(摘自:中华检验医学网,http://www.labweb.cn/html/20150518/26443.html

今年45岁的大刘最近参加单位年底体检。前几天体检报告发下来,大刘发现自己肿瘤标志物检测中好几个指标都超过了正常值。拿着报告单,大刘吓出了一身冷汗,一夜未眠,第二天赶紧到东方医院挂号看病。然而,医生的一席话让本以为被判了“死刑”的大刘松了口气。原来,肿瘤标志物除了与肿瘤有关之外,还可以受很多因素的影响:怀孕、炎症、吸烟,甚至与宠物接触得太亲密等都可能导致肿瘤标志物水平升高。

随着单位年底体检高峰的到来,像大刘一样被肿瘤标志物超标吓得不轻的人不在少数。医生提醒,首次出现肿瘤标志物升高的情况无需太过恐慌,应到肿瘤专科医院咨询和复查,很多人只不过是虚惊一场。而记者在发稿前获悉,大刘的“肿瘤惊梦”在经过了CT、B超等一系列检查后,最终被排除了。

专家释疑

与宠物亲密接触竟然会和肿瘤标志物扯上关系?周女士百思不得其解。专家解释说,动物的分泌物中和皮毛上含有异种蛋白,部分特殊体质的人长期与动物密切接触,这种异种蛋白就会通过人的口腔、呼吸道、消化系统以及身上的伤口进入体内,从而使人体产生人抗动物抗体(HAAA),医学上称为嗜异性抗体。而目前很多医院用于检测肿瘤标志物的试剂,多含有动物源性抗体材料,当这种试剂与人体产生的抗动物抗体结合后,就会产生特殊反应,使某些肿瘤标志物升高,医学上称为假阳性。

虚惊一场:肿瘤标志物超标竟是宠物惹祸

家住天河区的周女士也曾有过和大刘类似的经历。去年,刘女士到医院体检,她选了一套包含了肿瘤标志物检查的套餐。没过多久,体检结果出来了,报告单上说周女士 CEA、CA50和CAl99等多个肿瘤标志物指标升高,临床高度怀疑她患有消化道肿瘤,建议她做进一步检查。

对此,周女士和家人都非常紧张,赶紧到医院做了胃镜、肠镜、CT、MRI,甚至全身PET/CT扫描检查,并没发现肿瘤。最后,医生建议周女士定期复查,三个月复查一次。接连不断的检查让周女士前前后后花了两万多元,可每次查肿瘤标志物,结果依然偏高,但再做其他检查却又发现不了问题。周女士为此被折腾得寝食难安,整个人瘦了一圈。

今年8月,周女士到东方医院求诊,接诊的医生查阅了她以往的影像资料及化验结果,发现除肿瘤标志物偏高外,没有其他异常反应,本人也没有任何症状。然而周女士在交谈中无意中提到的“我最近连家里养的猫猫都没心情喂了”却引起了医生的注意。细问之下才发现,原来周女士是位全职家庭主妇,家里养了两条狗、三只猫,每天与这些宠物同吃住,关系密切。医生认为周女士肿瘤标志物偏高很可能与宠物有关,建议周女士与她的爱犬、爱猫暂时隔离,三个月后再复查。本月初,周女士如期到肿瘤医院复查,结果原来偏高的肿瘤标志物指标全部恢复正常。

肿瘤标志物到底查什么

大刘和周女士的肿瘤标志物升高最后都是虚惊一场,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,随着这类检查在常规体检中的普及,经常有人会像大刘和周女士这样被吓得不轻。

那么,肿瘤标志物查的到底是什么?它的指标高低又有什么意义呢?

据东方介绍,肿瘤标志物通俗地说就是人体内一种异于正常人群的,可科学检测的标志物,主要与肿瘤相关。部分肿瘤标志物有预警作用(如EB病毒抗体与鼻咽癌、乳头瘤病毒与宫颈癌)。部分肿瘤标志物可反映肿瘤存在,有助于临床辅助诊断和监测肿瘤的治疗效果。

据了解,目前在体检中比较常见的肿瘤标志物包括甲胎球蛋白(AFP)、癌胚抗原(CEA)、糖链抗原CA125、EB壳抗原免疫球蛋白A(VCA/IgA)、EB早期抗原免疫球蛋白A(EA/IgA)、前列腺特异性抗原(PSA)等。

吸烟、服药、长了胆结石都会影响肿瘤标志物

专家强调,肿瘤标志物在正常组织或良性疾病中同样可以产生,所以不能在“肿瘤标志物”和“肿瘤”之间直接划“=”。

“‘肿瘤标志物’这一命名虽然得到医学专业人员的认可,但估计命名时没有考虑普通民众的恐癌心理。因此,目前已有不少医院在体检咨询中,将‘肿瘤标志物’暂称‘异常标志物’等,这样做可以降低受检者的恐惧。”专家介绍说。

体检时受检者肿瘤标志物高不一定有肿瘤,其筛查意义在于提示作用。而患有肿瘤,肿瘤标志物也不一定高。因此,肿瘤标志物检测只能是一种辅助手段,防癌检查或癌症的早期发现目前主要依靠现代医学影像(内窥镜)学、细胞病理学和检验医学及临床医师等的互相配合。

正常人也可以出现肿瘤标志物升高的情况:首先是一些良性疾病如慢性肝病、慢性肾病、胆石症、糖尿病以及服用过有些药物等。其次,生理上的变化以及一些不良习惯,例如怀孕、吸烟、酗酒等。除此以外,抽血过程中的污染、抽血引起的红细胞破裂、标本保存不当、试剂差异及检测欠规范等因素也会干扰检查结果。

同样,肿瘤标志物阴性也不能完全排除相关肿瘤。例如在肝癌病人中,肝癌标志物甲胎蛋白(AFP)的阳性率仅达79%~90%,也就是说还有10%~30%的原发性肝癌患者AFP是正常或只有轻度升高。受检者也要注意。

根据目前肿瘤发病情况统计,40岁以上人群应尽可能每年做一次有关肿瘤标志物的健康体检。

如果一次检查结果某项指标为阳性,请理性对待,不必过于紧张,应请医生对体检结果加以分析,排除一些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(如吸烟、慢性疾病等)后,再决定是否需要隔2~4周再检测一次。

如果动态检测结果继续升高(一般认为检测值升高25%以上才有意义)则提示可能存在肿瘤,应作高精密度的影像学检查(如计算机体层摄像CT、磁共振成像MRI等)和细胞病理学等进一步检查(细胞病理学检查是诊断肿瘤到底属于良性还是恶性的“金标准”)。